富明配资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检视界】专栏,逢周日推送!本栏文章由医院检验科专家亲自撰文或指导写作,内容涉及常见检验项目的科普讲解、检验前的注意事项及检验后的结果解读,实用、权威!敬请关注!
免疫系统“误伤”肝脏?
女性更需警惕这种肝炎!
文/检验科 梁淑慧主任技师
2025年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提到肝炎,大家多会想到由乙型肝炎病毒或者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而提起自身免疫性肝炎,大家往往了解得不多。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炎症性的肝脏疾病,那它有什么特点呢?有什么检验项目可以帮助临床做出诊断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于患者体内出现异常免疫反应富明配资,错误攻击自身肝脏所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肝细胞受到免疫系统的攻击会导致转氨酶的升高,反复的肝细胞损伤甚至会引起肝硬化。值得注意的是,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非传染性肝病,不需要隔离或者分餐。
二、哪些人更容易患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好发于中年女性,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发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的患者是高危人群。
三、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有的患者仅在体检中发现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的升高而就诊,也有的患者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腹痛、皮肤瘙痒、皮疹、不同程度的黄疸等,症状跟其他肝脏疾病相似,并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因此单靠临床表现较难做出准确诊断。
四、自身免疫性肝炎常规检测的指标
反映肝脏有炎症或者损伤的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常用的肝功能检查指标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体内会升高,但升高的程度不一。免疫球蛋白也会升高,提示机体存在免疫反应。
五、自身免疫性肝炎特异检测的指标
自身免疫性肝炎最特征的特点是患者体内自身抗体的产生,根据自身抗体类型可以分为1型和2型。
抗核抗体(ANA)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见的自身抗体,它可以出现在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等,而且患者体内ANA滴度越高被诊断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越大。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ANA阳性率可达50%-75%。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还可以检测到各种特异性自身抗体富明配资,比如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肝肾微粒子-1(LKM-1)抗体、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LC-1)抗体和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抗体等。
ASMA主要存在于自身免疫性肝炎1型患者中,阳性率可达50%。
抗LKM-1抗体和抗LC-1抗体主要在自身免疫性肝病2型的患者血清中发现,阳性率为30%,而且抗LC-1抗体与疾病的活动性和进展有关。
抗SLA/LP抗体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异性可达99%,与自身免疫性肝炎严重程度和治疗期间复发风险有关,而且可以在肝功能生化指标改变之前出现,因此一旦出现需要定期复查。
当然,这些特异性抗体有时也会出现在其他肝脏疾病中,比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肝癌等,不过在这些肝脏疾病中阳性率非常低。
总之,出现不明原因的转氨酶升高,乏力、恶心、腹痛、腹胀、黄疸等症状时,应考虑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可能。而各种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能协助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分型以及疾病管理。
参考文献: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自身抗体检测专业委员会,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 2021, 60(7):619-625.
作者简介
梁淑慧
医学硕士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技师
主要从事临床免疫学实验及临床研究
执行编辑 |赖嘉勇、刘依诺、张晓晓
责编 | 梁幸琳、王爔晨
审核 | 刘苡婷
审定 | 方熙茹
富明配资
启运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